项目名称
柳州市低空经济先行先试示范区项目
项目属地
柳州市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
项目建设地点
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
项目类别、所属产业链
制造业、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
项目概述
充分挖掘全市在公共服务、应急体系、农林生产、消费应用、空中交通、物流运输等领域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招引落地重大产业项目。着重招引一批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中型无人机整机企业、关键系统研制重点企业、商业化场景应用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推进补链强链工程,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建设无人机产业制造示范基地。同时依托柳州市服装纺织产业开展降落伞等飞行安全装备研发制造等。
积极通过自治区发改委向国家发改委申请打造柳州低空经济示范点,争取将柳州市纳入国家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城市,赋予柳州更多低空空域审批管理权限。
项目总投资、拟引进资金额
20亿元人民币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市场前景广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方向,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已具备条件及进展情况
柳州在金属加工、电子制造等领域的技术积累,为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协同效应。具体来说,金属加工技术的成熟使得智能终端的外壳、结构件等部件生产更为精细和高效。同时,电子制造行业的优势则为智能终端的电路板设计、组装、测试等环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这种产业协同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产品质量,为柳州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柳州在提升工业创新能力、加速培育新兴产业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8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突破100家,工业机器人存量近8000台,增量及保有量均居全区第一。柳州已掌握六大系列50多种规格机器人整机产品,尤其在汽车和机械领域的生产线研发集成方面表现突出。同时,柳州市纵深推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开放合作特色更加鲜明,职业院校自治区“双高”“双优”建设成效突显。深入推进广西汽车产业职教集团等15个特色集团、智能网联汽车等11个现代产业学院发展。成功申报建设电子信息大类、装备制造大类、交通工程机械大类等10个自治区级现场工程师学院(全区30个,占比33%),其中8个获推为国家级项目(全区20个,占比40%)。
产业背景及优势
目前我国低空经济企业增长快,通用航空市场持续扩大,无人机产业具有领先优势,警用航空发展加速。2022年中国低空经济行业市场规模为2.5万亿元。对于整个低空经济市场未来的发展,中央在十四五规划发布的《国家立体交通网络规划纲要》中明确,到2035年国家支撑经济发展的商用和工业级无人机预期达到2600万架,同期,无人机驾驶员也将增长到63万名。到2035年,中央对国家低空经济的产业规模预期达6万多亿元。通用航空是低空经济的主体产业,无人机是低空经济的主导产业。通用航空领域主要由航空领域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主导,主要企业有中航工业、航发动力与中直股份等;无人机领域主要企业有大疆、中航无人机与航天彩虹等。
今年以来,低空经济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北京、上海、广东、安徽、四川、江苏、山东、浙江等地已经着手布局低空经济,出台低空经济催化政策,各地紧锣密鼓,竞逐天空之城。自治区政府办公厅也于2024年印发了《广西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低空经济未来必将成为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和抓手。
产业概况
柳州市出台了《柳州市促进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将“无人机和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作为智能终端产业的发展重点方向,重点打造以柳东新区为主、北部生态新区为辅的智能重点产业集聚区。东城集团正在柳东新区上琴片区谋划建设的汽车试验场项目,项目建设用地规模2000亩,总投资25亿元,并计划升级汽车试验场为有国家民航局认证的检测中心或适航审定中心。北部生态新区正在投资建设机器人产业园,主要引进机器人、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系统集成等类别企业,其中一期总规划面积18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科研办公楼、商务酒店、人才公寓、商业楼以及住宅区,均已交付使用,二期在建面积302.66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
投资要素
柳东新区拥有总占地面积达10平方公里,中国西南最大的职业教育园区,在校师生人数12万人,每年培养输送各类产业人才3万人。城市主干道已通达,南至泉南高速公路、西至汕昆高速,交通便利。已建成的标准厂房可供企业租赁使用、新引入的在建标准厂房可接受企业定制化订单,公租房、友邻汇等生活设施可满足园区内企业员工吃、住、休闲娱乐需求。北部生态新区已完成“六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设施完善,具备企业入园建设的条件。园区内设有通用标准厂房、行政办公楼、研发楼、营销中心、金融服务及职工公寓、饮食服务中心等相关配套设施,以服务智能制造产业为目标,为中小型企业提供研发小试、中试和生产基地。
产业政策、优惠政策
《柳州市支持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九条措施(第一批)》(柳政规〔2024〕8号)、《柳州市支持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九条措施(第一批)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柳工信通〔2025〕11号),从技术创新、创新成果首试首用、场景牵引及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企业做大做强、企业制定标准、产业发展基金、金融信贷、专业人才引育等九个方面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该政策于2024年10月23日印发,有效期暂定5年。此外,项目还可享受RCEP、西部大开发、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等国家、地方规定的优惠政策,欢迎来电详询。
项目合作单位
柳州市投资促进局
合作方式
独资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
柳州市投资促进局
联 系 电 话:
0772-2617705
电 子 邮 箱:
gxlzszscjj@163.com
联 系 地 址:
柳州市三中路66号1号办公楼8楼
项目有效期:
2025年—2026年
本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内容来自网络,无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