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聚焦办好两件大事,根据《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等文件精神,抢抓机遇,加快培育和高质量发展呼伦贝尔市低空经济,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依托机场多、空域大、风光好、冷资源等特色优势,强化应用场景先导,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链式拓展,构建“运营为重点、设施强支撑、产业有延伸”的呼伦贝尔特色发展格局。到2027年,完善低空航路航线、低空综合监管服务平台、低空起降设施、低空信息设施四大服务设施工程,创新低空文旅消费、低空客运、无人机物流、低空公共服务四大类应用场景,构建航空教育培训科普和航空器检测试飞两大特色产业集群,争当应用和服务为主的低空经济发展范例、自治区低空经济发展第一梯队。
——低空发展基础持续优化。改造或新增低空起降设施5个及以上,划设非管制空域,划设低空航线10条,建成低空综合监管服务平台,探索“低空空域管理+低空经济发展”新模式。
——低空应用场景大幅拓展。打造低空旅游精品项目1—3个,新建飞行营地1个以上。每年常态化运营短途运输航线3条及以上。试点开通无人机物流航线。建成航空应急救援基地1个,探索低空公共服务一体化试点。
——低空经济产业初步集聚。培育和引进低空经济相关企业20家及以上,构建无人机“培训+考证”体系,拓展科普研学类活动5项及以上。建成航空器检测试飞基地2个。推动新型低空装备检测和创新应用。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推进低空空域优化使用
划设低空空域。在确保国家空防安全的前提下,争取划设G类、W类非管制空域,扩大适飞空域范围,研究在陈巴尔虎旗、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择优划定无人机试飞空域。(市交通运输局、发展改革委、公安局、政数局,民航呼伦贝尔空中交通管理站,相关旗市区人民政府)
划设低空飞行航线。研究划设牛羊肉运输、无人机配送、应急物资运输等无人机物流航线3条,河湖巡检等低空公共服务应用航线3条,以及低空旅游观光航线4条。探索划设通航短途运输低空目视航线。(市交通运输局、应急管理局、文化旅游广电局、水利局、体育局,民航呼伦贝尔空中交通管理站)
(二)有序完善低空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低空综合监管服务平台。配合自治区完成建设飞行服务站、无人机监管服务系统,促进飞行服务站和无人机监管服务系统及其与政务系统的数据互通、统筹监管。(市交通运输局、政数局,民航呼伦贝尔空中交通管理站)
优化低空起降设施网。现有机场按需增设充换电、加氢站等能源补给设施。加快额尔古纳上库力等通用机场新建工作。在旅游景区度假区、物流枢纽、医疗机构等地,研究建设民用垂直起降场地、无人机自动机场、直升机场。支持国有林区强化航空护林站、水上机场、直升机场布局建设。(市交通运输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能源局、林草局,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完善低空信息智联网。运用远程塔台技术,实现民航呼伦贝尔空中交通管理站对根河市、阿荣旗、新巴尔虎右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等通用机场的统一指挥管制。适时推进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基础设施“补盲”“加密”,支持5G—A、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市交通运输局、政数局、公安局、应急管理局,民航呼伦贝尔空中交通管理站,市气象局,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三)深化拓展低空客货运输服务
深化通用航空短途运输服务。按需加密海拉尔—新巴尔虎右旗等客座率较高的航线,恢复或新开根河—海拉尔、满洲里—海拉尔、新巴尔虎右旗—阿尔山等航线。强化“干线+支线+通航”三网融合,深化“经海飞”通程航班产品开发。探索开发跨境短途运输航线。(市交通运输局,民航呼伦贝尔空中交通管理站,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提升短途运输吸客能力。开发“机票+门票+酒店”等交旅融合产品,创新“拼机出行”“无限飞”等模式。鼓励提供机场专线、定制公交等服务。推进S524满归机场路建设,提升机场可达性。(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交通运输局)
试点无人机物流运输业务。试点新巴尔虎右旗—海拉尔/陈巴尔虎旗牛羊肉无人机支线物流运输,促进高品质农牧产品高效外运。与无人机配送企业合作,试点拓展扎兰屯发达广场、扎兰屯步行街—扎兰屯职业学院低空物流配送航线,培育示范性商业应用场景和运营模式。(市交通运输局,相关旗市区人民政府,扎兰屯职业学院)
(四)积极推动低空文旅消费
推动低空文旅消费业态开发。依托现有机场建设低空旅游综合服务保障基地,串联优质景观景点,打造低空旅游四季观光航线。围绕呼伦贝尔大草原·莫尔格勒河、大兴安岭林海等开发直升机空中观光,探索直升机观光摆渡,试点采用eVTOL、氢动力航空器开展空中游览。促进跨盟市合作,打造乌阿海满低空旅游集聚区。(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交通运输局,内蒙古森工集团,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开拓航空体育运动。建设卡鲁奔等飞行营地,改造提升天鹰航空等现有航空飞行营地设施。各旗市区差异化开发高空跳伞、热气球、三角翼等运动体验、主题消费产品。联合航空运动相关单位,开发草原飞行大会、空中那达慕、森林草原航空运动等活动。(市体育局,内蒙古森工集团,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培育无人机消费新业态。融合森林草原、边境民俗等特色,开展无人机集群表演、无人机灯光秀、宣传拍摄。深化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内蒙古)等自治区级赛事,承接国家级无人机赛事。支持扎兰屯市打造无人机研测产业孵化基地。创新无人机与虚拟技术、沉浸式体验产业融合发展。(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体育局、工信局,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促进低空+文旅创新融合。综合低空运输、高端越野汽车、界河游船、草原森林旅游列车等交通要素,开发“空汽轮铁”产品。促进低空飞行与自驾露营、休闲度假等业态联动,打造集飞行体验、航空科普、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综合型低空旅游度假区。融合文化IP、网红打卡等要素,创新低空消费场景。(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交通运输局,内蒙古森工集团,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五)有力支持低空公共服务发展
支持航空应急救援业务发展。建设北方航空应急救援基地、呼伦贝尔航空防火基地。鼓励重点森林防火区、二级以上医院、重点滑雪场等地建设航空应急救援起降点。争取以海拉尔机场为AG600北方运营基地,选择适航水域建设水上跑道,满足AG600起降和取用水需求。支持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与低空运营企业合作,拓展伤病人员、供体器官、医疗物资和检验检测样本的快速转运。(市应急管理局、卫生健康委、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促进传统工农林作业飞行规模化。推动低空经济与智慧农业、现代牧业融合发展,深化农林植保、播种和病虫害防治,拓展无人机放牧。支持国网呼伦贝尔供电公司建设地区电网业务无人机技术支持与服务保障分中心,开展无人机智能巡检,故障排查‘低空+能源’应用。推广无人机在航空物探领域的商业化应用。(市农牧局、林草局、国资委、能源局、自然资源局,内蒙古森工集团,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扩大无人机公共管理服务领域。打造海拉尔智能巡防无人机应用试点工程。强化巡逻防控、搜寻救援等警用无人机应用。推行“无人机空中巡防+视频远程监控+地面巡查”林草监管组合模式,助力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建设蒙东人工增雨基地。加大政府购买无人机服务力度,生态保育、国土测绘等应用。(市水利局、公安局、林草局、自然资源局,市气象局,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统筹无人机一体化服务运行。以市区为试点,面向环保、水利、交通、消防、公安、农林等多部门应用需求,按自治区要求建设无人机、自动机场及智慧调度系统,搭建空地一体化全域感知网络,促进无人机公共服务跨部门、跨行业融合应用。(市交通运输局,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六)巩固提升教育培训科普产业
壮大飞行培训业务。发挥空域、机场和飞行培训基础优势,深化与中国民航大学内蒙古飞行学院合作,加强培育天鹰通航等本地企业,做大培训市场规模,拓展培训类别。承接国内飞行培训业务溢出和转移,开发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飞行培训市场。强化扎兰屯等运行基地作用,促进客流、物流集聚,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关旗市区人民政府)
构建无人机“教育培训+考试取证”体系。支持无人机培训机构打造无人机培训考试一站式服务。创建无人机应用和人才培训基地,拓展农林植保、电力巡检、警用执法、地质勘探、森林防火、应急救援等领域的专业化训练,培育复合型专业人才。(市能源局、公安局、自然资源局、林草局、应急管理局,相关旗市区人民政府)
完善民航职业教育培训。深化中国民航大学、天津杰普逊国际飞行学院、扎兰屯职业学院的校企合作办学,建设区域性民航维修专业人才培训中心、低空经济教育与实训基地。鼓励扎兰屯职业学院、呼伦贝尔学院按需增设低空经济相关专业。加快建设呼伦贝尔森林防灭火实训、应急救援演练基地。(市教育局,呼伦贝尔学院、扎兰屯职业学院,市应急管理局)
拓展航空科普研学。融合森工、使鹿等地方特色,依托陈巴尔虎旗、根河等通用机场打造航空展示场所,推进阿荣旗、扎兰屯市等航空科普馆建设,支持新巴尔虎右旗、阿荣旗申请民航科普教育基地。促进航空科普与亲子研学、中小学教育等业态联动,强化青少年航空科普。(市科协、教育局,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七)促进低空经济产业延伸
打造航空器检测试飞集群。海拉尔机场国产大飞机耐寒测试基地强化国产大飞机试验试飞,根河敖鲁古雅机场建设飞行器极寒测试基地,阿荣旗、莫旗等通用机场发展通航有人机和大型无人机科研试飞,新巴尔虎右旗、莫旗等通用机场探索拓展水上飞机试飞。促进试飞测试业务多元化,拓展低空物流、应急救援、航空护林、低空旅游等应用场景实测验证。联动拓展高精尖机械设备耐寒测试、极地气候研究测试业务。(市发展改革委,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打造无人机和新能源航空器试点。聚焦城市场景、支线物流、草原环境及综合应用拓展,促进无人机测试、应用飞行、教育培训、维修服务、数据分析一站式服务。依托牙克石市、陈巴尔虎旗的区位和空域优势,择址建设无人机测试试飞基地。引进多种技术路线的新能源航空器测试试飞,推动新能源航空器试点应用,促进新能源航空器“测试—适航—应用”链式拓展。(市发展改革委,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延伸航空维护维修。海拉尔机场打造以通航短途运输、作业飞行用机型为主的维护维修基地。扎兰屯机场和天津杰普逊国际飞行学院加强训练机型为主的定检维护维修能力,拓展维修培训。拓展无人机检测维修业务。(市交通运输局,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培育低空经济产业载体。培育新巴尔虎右旗建设集通航维修、运营飞行、会展销售、教育培训于一体的通用航空现代服务业务集聚区,陈巴尔虎旗建设集通勤飞行、低空旅游、飞行培训、航空体育运动、运营服务保障、航空航天科普、极寒试飞和训练等于一体的通用航空小镇。(市工信局,相关旗市区人民政府)
三、工作要求
加强跨部门统筹协调,明确职责分工。争取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发展改革委、工信厅、财政厅、党委军民融合办等部门的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争取国家、自治区资金支持和基金注入,加强财政支持。加强低空经济发展用地规划协调,加大引才力度、创新柔性引才、落实引才政策,着力引进专业化运营管理团队。加强本地企业培育,瞄准行业骨干企业、国有资本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采用特许经营等方式引入有实力的社会资本。构建市级低空经济产业项目库,优化项目发掘、策划、转化和服务。通过“政府补贴、平台支持、商户让利”、发放低空消费券等方式激发消费活力。强化市场监管,整合现有监管资源,支持针对管制区域和重大活动开展要地的无线电反制手段建设,针对敏感地区加强反制能力建设,加强低空飞行安全监管,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严厉打击威胁生产安全、信息安全、飞行安全、扰乱公共秩序或危及公共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各旗市区作为责任主体,要建立健全组织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制定推进政策措施,推动任务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附件:低空经济重点工程与项目统计表
本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内容来自网络,无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